日语的语言单位和词类

句子、文节和单词 句子的成分 品词和品词分解(词类的划分) 单词构造方式的例子 一、句子、文节和单词 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最后结尾的一连串的话叫作句子,相对的,在不至于影响对句子的理解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把句子划分成最小的段落,这种小段落就叫文节。 「私は 前々から 野うさぎの 長い 耳に 興味を 持って いた」 8个文节 一个文节最少由一个单词(単語)组成,单词是把句子按意义分解后可以得到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私 は 前々 から 野うさぎ の 長い 耳 に 興味 を 持っ て い た」 15个单词 二、品词和品词分解(词类的划分) 日语中品词(ひんし)实际上来自近代汉语对“词类”的别称,实际上就是词类的意思。品詞分解(ひんしぶんかい)指的是,把一个句子分解成单词至无法再分解的程度,然后逐一对每个单词确定其品词(词类)的过程。这在学校文法中是非常重要的。 日语的单词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独立词/内容词(自立語(ジリツゴ))和附属词/功能词(付属語(ふぞくご)) 自立語指具有明确实际意义的词,有10类词。 付属語指基本只具有语法功能的词,只有助词和助动词两类。 品词分类 自立語按有无活用可以分为两类:有活用的(可以单独作谓语)词被称为用言,包括动词、形容词和形容动词;其他无活用的六类词还能被分类。 无活用的词中,还分为两类:能做主语的词被叫做体言,包括名词、代词和数词;不能做主语的还分为两类,构成修饰成分的副词(修饰用言)和连体词(修饰体言),和不能做修饰成分的接续词和感叹词。 付属語中,有活用的一类为助动词,无活用的为助词。这两类词基本不具备实际含义。 学界对品词分类的主要分歧点在,是否把助词和助动词看作是独立的词。大多数分类法都将助词和助动词看做实际的词而不是词尾。 三、句子的成分 一般分为以下几种部分: ①主语和谓语(主語、述語):主语表示动作、作用、状态、性质的主体;谓语则说明主语的动作、作用、状态、性质具体是什么。 ②修饰语:修饰语是对主语和谓语进行详细说明的词语,分为连体修饰语和连用修饰语。 连体修饰语,是用来修饰体言的。 连用修饰语,是用来修饰用言的。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熟知的宾语(客語、目的語),在日语中表示他动词所作用的对象,因此现在一般认为属于连用修饰语。 ③独立语:和其他部分没有直接关联的成分。例如:「おや、どうした?」 「おや」即为独立语 ④其他特殊部分: 对象语,形式上是主谓结构,但意义却是动宾结构。主要表示希望、好恶、巧拙、能否的场合。对象语被认为是连用修饰语的一部分。 「水が飲みたい」 「日本語が上手です」 提示语,把句中的某个文节提到句首,在原来的位置用代名词代替,它也被认为是一种独立语。 「「小説神髄」,日本ではこれを近代小説の啓蒙(けいもう)書と見ている」 同格语。用两个以上的词去指同一事物,并在句子中作同一成分。它是对等文节的一种。 「日本の首都東京は世界でも大きな都市である」

Continue Reading日语的语言单位和词类

形式名词 こと、もの、ところ、わけ

形式名詞(formal noun)是指不能单独作为主语、宾语、谓语的名詞。普通的名词是通过其音形和意义的结合来体现实质性的意义的。但是,形式名詞的音形和意义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甚至完全没有,这使得它们不能单独表达实质性的意义。因此,形式名詞通常需要与具有实质意义的修饰词结合才能表达出具体的意义。此外,形式名词还具有将修饰词转化为名词句的作用。 ||こと 将表示行为或事情的动词短语或句子变成一个具有体言性质的名词。直接接在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后。 相关文法: ①「辞书形/否定形+こと」 表示命令,一般用于书面语的规定。也被视作是语气助词的用法。 「大声を出さないこと」 不要大声喧哗 ②「普通形+ことか」「普通形+ことだろう」 表示感叹,“多么…啊”。和どれだけ、どれほど、どんなに、なんと之类的词连用。 「試験に合格したとき、どれほどうれしかったことか」 考试合格是多么让人开心的事啊 「この参考書を何年使ってきたことだろう。本当に役に立った」 这本参考书都使用多少年了,真的很有用。 ③「辞书形/否定形+ことだ」 上对下的一种规劝或提醒,“应该…”“不应…”。 「上手になりたければ、毎日短い時間でもいいから練習を続けることだ」 要想变得熟练,每天就算练习一点时间也好也应该坚持练习 「入院を機に、ゆっくり休むことだ」 借住院的机会,好好休息吧 ④「た形+ことに」「形容词修饰形+ことに」 “令人…的是,…”,引出对后面要说的事物,前面是对后面的评价。 「残念なことに、その後私はずっと彼にあう機会を得なかった」 遗憾的是,那以后我一直没机会和他见面 ⑤「た形+ことがある」 曾经做过某事 「アメリカなら行ったことがある」 我去过美国 ⑥「辞书形/否定形+ことがある」 时常会、有时会做。 「ときどき郵便物が返ってくることがある」 有时也有邮寄物退回的情况。 ⑦「辞书形+ことができる」 表示能力或者可能性,“能做…”“会做…” 「私は日本語を話すことができる」 「勉強が済んだので、午後からは遊びに行くことができる」 我学完习了,下午就可以出来玩了。 ⑧「辞书形/否定形+ことになる」 表示他人做出的决定或客观变化。一般是公司或者学校的规定。 「今度の会談で、国際情勢は新たな局面を迎えることになった」 通过这次的会谈,国际形势将迎来新的局面 时间一般是当下或者未来 ⑨「辞书形/否定形+ことにする」 说话人的主观决定,“决定要…” 「やっぱり田舎に帰ることにするよ」 还是决定回到乡下了 时间一般是当下或者未来 ⑩「辞书形/否定形+ことになっている」 表示过去大家约定好的惯例、规章、制度等,意为“约定好…”“规定…”…

Continue Reading形式名词 こと、もの、ところ、わけ

助词 副助词-提示助词(は、も、こそ、さえ、しか、すら、でも、だって)

提示助词暗含着说话方的一种语气或者态度,用来强调句子中的不同名词或名词组合,也可强调动词、形容词、副词。很多分类中,也将提示助词算作副助词,但总而言之都是与格助词加以区别,譬如经典的副助词「は」和格助词「が」间的区分。 ||は は是所有日语初学者最先接触到的副助词。 ①提示主题,代表接下来的内容会围绕着它提示的内容。 「教育は国民の義務である」 教育是国民的义务 「彼としては、諦めるしかなかったでしょう」 以他的立场来看,应该只能放弃了。 (前接了动词的连用形,「が」是完全不可以这样使用的) ②对比。 「兄は優秀だが、僕は優秀ではない」 哥哥很优秀,(相比较下)我就没那么优秀 ③强调。 这里的强调指的是,本来叙述的对象没有那么的重要,但是语气上想突出某个词素,就把原来它接续的格助词“升级”成表示主题的副助词は或者是后面接上は,当然这个用法和①的意思基本一样,但是上下文有所区别。 「私はりんごは食べました」 苹果我吃了。原本是を,但是为了强调那个苹果(可能上下文有所提示),就使用了主题的は 「ここではタバコを吸ってはいけません」 这里不许吸烟。 语义上强调“这个位置”。 ||も ①同类事物的列举、类比。替代格助词 「国語も好きだ」 我也喜欢国语 「木も草も枯れる」 树木和草都枯萎了 前后两个是对比的词语时,表示无论…还是…都 「ここでは先輩も後輩もない。みんな平等なんだ」 这里没有什么前辈后辈,人人平等。 ②全面的肯定或者否定,最常见的如「疑问词+も」表示“无论…都…” 「太郎はいつも本を読んでいます」 太郎无论何时都在读书 「だれもが知っている」 人尽皆知 这里就凸显出格助词和副助词的一大区别:格助词是用来标识句子成分的,缺乏格助词会使这句话的结构不成立。比如「だれも知っている」这种形式就不正确,因为只有「も」缺乏格助词「が」就无法知道「だれ」在句中的成分,这样就这个句子就不成立了。 使用全盘否定时可以使用「名词/数词/疑问词+も+否定形」,表示对否定语气加强。 「返事もしない」 完全不回复 「私は一度も韓国に行ったことがありません」 我一次韩国都没去过 「駐車場には何台も車がとまっていません」 停车场没停几辆车 ③大概的数量。 「一週間もあればできる」 大概有一周的话就能做了 ④单纯对事情表示惊讶或者感动,前面只接名词。 「この本、三千円もするんだって」 这书居然卖三千日元 「太郎は簡単なひらがなも読めません」 太郎就连如此简单的假名都不会读 ||こそ…

Continue Reading助词 副助词-提示助词(は、も、こそ、さえ、しか、すら、でも、だって)